强直性脊柱炎能不能治好?这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普遍关注及纠结的问题!
其实很多患者纠结的不是“强直性脊柱炎到底能不能治断根的问题”,因为国内外临床医学已经证实:强直性脊柱炎是不能治断根的,也就是不能彻底治愈,这是医生和患者的共识。
而这些患者纠结的是
同样采用非甾体抗炎药、生物制剂或其他方式治疗,为什么一些患者采用过效果很好,不仅临床症状消除了,同时病情也不再发展了?而自身病情却反复发作,甚至加重呢?
为什么疼痛、关节受限一直反复?如何分步治疗?
相同的治疗,为什么会造成不同的效果差异?是患者体质差异?药效差异还是其他问题?
“不论是抗炎药、还是生物制剂或中医等,只要是正规的,获得国家医药管理局审批的治疗方式,都没有好坏之分”。那么是什么因素让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,却出现不同的效果呢?
临床医学研究发现
采用非甾体抗炎药、生物制剂等单一治疗方式“效果好”的患者具有以下特点:
①、病情处在早期阶段,关节基本无损伤;
②、患者做x线或其他影像学检查,仅关节囊表面附着有炎症,并未出现增生、堆积情况,关节囊通透强;
③、患者关节积液少且关节腔内无炎症及代谢物堆积;
④、患者的体质较好,对药物的敏感度高。
采用非甾体抗炎药、生物制剂等单一治疗方式“效果不好”主要表现为:
①、患者病情处在中晚期,且病情累及多关节、脊椎发病;
②、患者做影像学片子可见,关节囊表面炎性增生严重,并覆盖整个关节囊;
③、患者关节腔代谢杂物产生的积液多,并长时间存在,关节软骨受损。
④、患者体质并无明显差异。
成都京研强直性脊柱炎研究院郭涤尘教授分析:
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,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效果最大的因素并不是药物、生物制剂等方法本身,而是由患者“病情发展程度,关节囊与关节腔是否通畅,关节骨质损伤是否严重等”密切相关。
其中,关节囊与关节腔不通畅,导致治疗的药物等只能停留在关节囊表面治疗,同时营养物质也得以进入关节腔内营养受损骨质,是导致很多患者久治不愈、反复发作的主因。
关节囊与关节腔不通畅,为什么会影响治疗效果?
久治不愈强直患者,规范化诊疗的建议
对于久治不愈、反复发作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,不应再盲目的尝试各种治疗方案,因为影响治疗效果的本质问题没有解决,那么再多的治疗都可能是无用功。
同时,强直性脊柱炎并非“不死癌症”,特别是长期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,在不盲目治疗的同时,也不应放弃正规、科学、有效的治疗方案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、事半功倍的效果。